外部供电的生物传感器旨在连续监控各种身体过程,其体积不仅小于电池供电的同类传感器,而且无需为更换电池而通过外科手术取回。
它们通常包含一个射频识别(RFID)芯片,当该芯片被来自外部读取器设备的无线电信号临时加电时,该芯片将传输数据-该设备又被固定在患者体内植入部位附近。为了产生足以被读取的信号,生物传感器需要相对较大。
由副教授John Ho领导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团队最近通过创建一个比现有设备敏感三倍的读取器来解决了这一限制。结果,相关的生物传感器可以相应地更小。
当前的原型传感器的宽度仅为0.9毫米,并已使用皮下注射针注入了实验大鼠的皮肤下。一旦植入,它就可以基于对微妙的动听动向的监测来监测呼吸和心率。研究人员一旦进一步发展,该技术可以被用于完成更多的事情。
John Ho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突破将成为微创健康监测解决方案未来的开拓者,只要患者的生理状况[...]超过临界阈值,就可以立即发出警报。既然我们已经证明了读取器的可行性,那么下一步就是开发一套无需电池的微传感器,可以监测各种生理参数,例如葡萄糖,生物电活动和血液化学。”
这项研究在最近发表于《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进行了描述。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