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推送发出之后,社长收到了一些读者留言。
其中有人说:
我会觉得2010到2020最重要的技术,是跳出CS(计算机科学)圈子的其他创新。CS圈子里确实没啥了。
比如控制、制导和导航学科技术的民用,自动驾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其实都来自于此,可能到2020还没有激动人心的产品出现,但方向是对的。如果2015年前后没有一波资本泡沫,我觉得2020年可能都成了。
2020到2030年应该首先还是电气工程的年代,2040到2050应该是生物和基因的时代。
——先不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已经成为早些年高考志愿报了生物的同学们的玩笑话,这样的推断确实有道理,也让人心中蠢蠢欲动。
社长立刻想到的,一个是生物医药方面的新变化,包括粮食品种的培育、食品种类的更新(人造肉?),新药品的研发。
再有就是材料科学,人类实在是太渴望电池技术的升级了。
前几天,社长看了一部纪录片,讲到在台湾,有公司开发出可方便替换的燃料电池仓,用来驱动台湾无处不在的电单车。
如同上面所说,这些跟我们熟悉的电脑、网络、手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或许有那么一点点,但真的不是同一种东西。)
社长一直认为,科技带来的繁荣是历史进程中极其短暂的特例。我们生于这个年代,却把它当常态了。
“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这类东西,因为发展太快,而在过去很多年间不知不觉地骑劫了“科技”这个词的定义。现在我们是时候跳出这个狭窄的思维定势,去寻求人类智慧新的增长点了。
以下跟大家一起,重温航通社 2014年5月29 日发布于财经网专栏的文章。
http://column.caijing.com.cn/2014-05-29/114222642.html
原标题:当我们谈论“科技”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给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经常会说自己从事的是“科技媒体”的工作。我曾经供职的门户网站的频道也是某某科技,而五大门户里面一共有四个都是这么叫的。从门户出来,我又进了被叫做“科技博客”的东西。然后认识一些号称自己是自媒体的,写的也是“科技”相关的内容。
但是说实在的,所谓“科技”难道就是每天捣鼓这些电脑,手机,平板,加上上面的应用程序,以及马*刘*这些人的八卦吗?
这些东西跟字典上描述“科技”这个词的定义没有半毛钱关系。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用英文对应的话,可以说成是“Scitech”。但是在所谓“科技媒体”的定义下,你去看它们网址的前缀统统都是tech。这是technology的缩写,前面的science被砍掉了,所以它就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可以对应为“理论”和“实践”。技术是科学理论实际应用的产物。而为了和国家重点高校蓝翔区别开来,“科技频道”的“技术”进一步细化为“信息技术”,也就是IT。
为什么只有“信息技术”
——你问我为什么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而不能是生物、化学、航天技术?
这不能再简单了。那个时候我作文题目还写过“长大了想成为比尔•盖茨”呢。在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互联网泡沫出现的时候,信息技术就是最高精尖的技术,就是在百姓心中地位超过了生物、化学和航天的技术。
盖茨2001年APEC时候,在上海接受过水均益的采访,他回顾几年前的泡沫说:“那个时候人们相信互联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它寄予了太高的期望”。http://news.cctv.com/world/20070418/103042.shtml
而门户,不就是那个时候才长起来的吗?
也许在现在,大家看过神舟飞船和SpaceX,特别是看过《生活大爆炸》,会觉得基础科学的萌度逐渐增加了,也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但是,当年是一个说起科技就是IT,说起IT就是比尔•盖茨的时代。
万人空巷去购买Win98,看着98的标题条跟95相比,有了渐变的颜色,就只是这一点都可以让我在家乡的打印店门口驻足半天。
而1999年的互联网,是一个可以让我盯着屏幕上“网络蚂蚁”搬家的小点点由灰色变成蓝色,就这么盯2个小时的神奇地方。33.6K的小猫加载网页要2-3分钟,就连等待的时间似乎都是那么美妙。
科技新闻,你说不报道这些,还报道什么呢?
从IT准确定义为消费电子的这个领域,是人们唯一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甚至买得起的“未来”。
演化历史
当然,科技频道也不是捧着电脑就忘记了克隆羊“多莉”。其报道内容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2004-2005年之前,科技频道分为“科学”与“技术”两大等量齐观的板块,编辑人手不够的时候,往往要主业是关注IT公司的编辑写一下NASA的最新天文望远镜。反正任务就是编译,这倒也还过得去。
2008年前后,网易等总部不在北京的新闻网站搬到了帝都,以便接受中央直接领导。连所谓“境外网站”凤凰网的编辑部都在北京了,全国范围内,只有属地仍在深圳的腾讯网是例外。
此时网易内部做了一个独特的调整,原来是平行最高级别的科技中心撤销,科普内容划归新闻频道管理,IT、互联网、通信类内容划归财经中心管理,科技频道和财经频道拥有了同一个领导。
在网易,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让科技新闻渐渐的抛开了那些“不能赚钱”的部分,而更加像是财经频道的子栏目。
我进入频道之后,被教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看产品,看产业,去关注科技产业当中活跃的公司和人。我们要了解那些从事科技行业的公司的金融状况,要解读他们的财务报告,要关注他们的人员变动。在一两年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一股科技创业风潮,关注的焦点又渐渐的从大公司转移到了创业公司身上。
在我离开网易之后。网易的科技部门好像又渐渐地独立了出来,但是他们的操作方式依然不变。科普内容依然归新闻频道,取名为“网易探索”,跟“网易科技”毫无关联。
此时“科技”频道们的竞争对手陡然增多。原来只是门户之间竞争,现在却突然一下子要跟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十几个“科技博客”同时竞争。如果看的是流量,访问量,留存度这些硬性指标的话,那么没错,“科技博客”就是竞争对手。
所以已经不存在改变的可能性——这些叫做“科技”的频道,为了生存开始竭尽全力,没有余力再改变他们已有的范式。
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也就是网站的读者,接受了这样的配置。如果某个“科技频道”突然开始加入科普内容,它在Flipboard、Zaker等阅读器当中的分类都会发生改变。
看得懂还有钱赚
作为一个“科技媒体人”,我不仅理解,而且感谢这样狭隘的报道定位,因为它让我这一介文科生,也有机会从事“科技”新闻的报道。它让任何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的感觉去评价事件,用自己的钱包去投票,参与和决定“科技”的走向。
新闻本来就应该是如此——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看懂,它最终也只能蜕变为读者能看懂的东西。
财经频道也不会关注经济学理论,而是关注上市公司;体育频道也不会关注运动员的培养,而是关注运动员的表现;能“让你看懂”的高深理论,一定简化到了可能出现谬误的程度。但没办法,读者只能接受这种过分简化了的理论,他们还很喜欢听故事。
做任何人都能看懂的东西,就不会有“外行领导内行”,因为大家一样“外行”。就不会有书呆子只会比拼专业知识,而忘记了对自己采访和写作技巧的锤炼。就不会有为了理论之争而放弃新闻“客观中立”的追求的现象——这比因为钱放弃“客观中立”要难以改变,因为这涉及信仰,队伍不好带啊。
现在媒体已经开始和其报道对象形成一种比较良性的互动关系,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利益输送关系。
如果很难想像这一点的话,请想象一下我们的电视台,在播新闻节目的同时告诉你,某地某个店做出来的饭非常好吃,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去排队。即使它故意说成“某餐厅”,你也一眼就知道这是哪家餐厅,并且去网上搜索餐厅地址。
这就是置入性营销广告没错的。但它也确实是信息的一种。你就是“今天很无聊不知道吃什么”,那我就是给了你这样一个选择,所以并不是置入性广告都是垃圾,都是毫无意义的。
而在各种各样需要向大家推荐的手机,应用软件或者数码产品当中,报哪个,不报哪个,先报哪个,后报哪个,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寻租空间。
这都是“技术”做得到的事情。我觉得再过200年,科技新闻的另一头“科学”,也不可能诞生出这种既能有足够高的关注度,又能从商户那边获得足够回报的“良好的生态链条”——它就不应该这样!
“技术”关注的是现在,“科学”关注的是未来。“技术”不仅真实可感,而且有利可图,“科学”是人们无法理解,也买不起的东西。所以从媒体角度而言,“技术”才有价值,“科学”是没有价值的。
今天的“科学”,转化为明天的“技术”
要找科学和科普的文章应该到哪里去找呢?很简单,科学松鼠会,果壳,煎蛋。但是这些网站的定位又在什么地方?他们不能完全通过科学产业链就完成自己的营收,有些可能活得很艰难,另外一些是非营利性质的网站。如果真的能够靠自己的小学堂,或者是编译的科技文章来赚钱的话,煎蛋为什么要做网页游戏呢?
科普类内容被人们定义为是茶余饭后消遣的内容,是那种打发时间的内容,是你看了一遍之后就忘的东西。跟这个相比,IT业界内容简直就是一场连续剧,甚至你还有八卦可以看。你还能关注一下刘*和*妹妹。这两个东西对于读者的注意力的争夺,孰优孰劣,不是很明显了吗?
现在我们假设,有一家专门关注科学普及事业的机构,花大价钱买通了所有现在的科技媒体,去报道,比如说,小保方晴子的论文什么的东西,读者会就事论事吗?他们只会说:“你看,小日本就是这么不要脸。”
科学(和科研人员)是人类智慧皇冠上的明珠,而媒体(及其受众)则是安放皇冠的皇宫的地基。
最近几年,科技报道才有了明显的变化。智能硬件出来了,SpaceX这样的航天新闻出来了,由红牛所赞助的那个从大气层之外跳伞跳到地面的勇士出来了,自动驾驶汽车出来了,宝矿力水特发送了一个饮料瓶子,月球上第一个商业广告出来了。
科技报道不再只关注IT互联网了,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跟商业有关,它们是被同化进入了原有的IT互联网领域,才得以在媒体找到发展的空间。而另外一方面,它们已经从原来的理论层面浮上来,变成了最浅层的东西,是那些真正讲科学的人,仍不屑于跟大家谈论的东西。
科研人员们也许会幻想回到70年代末的那个社会,那时,领袖大手一挥,教人们向科学进军。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捧红了知识分子。全民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书呆子陈景润比谢耳朵要红火不知多少倍。
可是我还是愿意留在现在,展望未来——因为我们也许不再崇拜科技,但整体人类的基础知识和智商都提高了。我们不再花那么多时间仰望星空,是因为自己早已身处当年的星云之间。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