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作是在索尔克研究所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在那里,由Gerry Shadel领导的医学科学家着手研究线粒体在化疗有效性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众所周知,线粒体是绝大多数细胞的能量来源,但科学家们发现,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早期预警信号。虽然人们携带的大多数DNA都包裹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则包裹着属于它自己的一小组DNA,称为线粒体DNA。
当细胞受到压力或受到病毒或化学物质如化疗药物的攻击时,线粒体会释放其线粒体DNA并启动免疫反应以此来应对威胁。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组被称为干扰素诱发基因(ISG)的基因开始发挥作用。
这些ISG起着保护细胞核内DNA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当涉及到针对癌细胞内DNA的化疗药物时它起到了同样的保护作用。研究小组观察到这一过程在培养中的黑色素瘤癌细胞中也发挥了作用,同样在小鼠中,当ISG水平越高对化疗药物多西林霉素的耐药性也就越强。
研究人员称,通过这种方式,线粒体就像“煤矿里的金丝雀”,是细胞受到攻击的早期预警。但当这种mtDNA的释放是由阿霉素(抗肿瘤药)触发时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核DNA保护效果,而这种药物本来就是用来攻击核DNA的。现在有有了这种新认识后就有了可能进行干预的新方法。
“这告诉我,如果你能在癌症治疗期间防止线粒体DNA受损或阻止其释放,那么你可能就能防止这种形式的化疗耐药性,”Shadel说道。
Shadel及其同事正在致力于后续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过程。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